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21 17:29:51
【热门】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

【热门】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

1、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教学的重点,要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理解指导。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扬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

让学生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二)揭示课题(小黑板出示)

指导学生把课题读正确。提问: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你们见过什么雨?(毛毛细雨,小雨,大雨,雷阵雨,狂风暴雨)

(三)初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把每句话读通顺,画出不懂的词句,找出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粗略知道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识字读文

1.认读理解“数不清”“云彩”“飘落”

(1)逐一出示生字“数”“清”,看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词语“数不清”,读一读,找一找,文中指什么数不清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数不清

(4)认读“云彩”“飘落”。

(5)在文中找出带有“数不清”“云彩”“飘落”这三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2.认读理解“问”“回答”。

(1)出示生字“问”,读一读,找一找,文中写的是谁问谁?问什么?把有关句子划出来。

(2)交流,指导朗读问句“你要到哪里去?”?

(3)读课文找一找,小雨点儿是怎样回答的。出示新词“回答”,指导学生读正确。

(4)辨析:“你呢?”这句话是不是小雨点儿在回答大雨点儿。(知道这是小雨点回答完了,在问大雨点。)理解“回答”。

(5)读课文找出大雨点儿回答小雨点儿的句子,读一读。

3.认读“方”

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中带有“方”的句子,让学生明确在“地方”这个词中,“方”

字读轻声。

4. 师生合作,朗读对话。

5、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前4段。

(四)读文感悟?

“小雨点儿去了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儿去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那么雨后那些地方有都会怎么样呢?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欣赏图片)

“雨后这些地方都怎么样了?”

咱们闭上眼睛想想:一场大雨“哗啦啦啦,哗啦啦啦”过后,小草怎么样了?

其他的植物怎么样了你能说说吗?

顺承说话练习形成的语境气氛,让学生在自由练读的基础上,齐读第五自然段。

讨论交流:这都是谁的功劳?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

(五)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带着对雨点儿或喜爱,或感谢,或佩服……的感情,把全文朗读给好朋友听,再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朋友为师生做朗读表演

(六)指导书写 “半”,进行书写练习? (机动)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2.通过多元朗读,体会作者怎样逐步理解父母的两种不同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3.通过朗读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性、流畅性。

重难点

认识两种不同方式的联系,体会两种不同中饱含的爱。

乐学善思

办法课本剧表演(三名学生,表演我、妈妈、爸爸)

教学流程

1.导入: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有两股“风”在影响着我们,一股是妈妈的“顺风”,一股是爸爸的“逆风”。其实无论是顺风还是逆风都饱含着父母深沉的爱。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美极了与糟透了》一起感受作者是怎样小心地把握父母这两股不同的风呢?板题:10美极了与糟透了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通、读顺,并找与“美极了”与“糟透了”这两个词组的句子,画上横线。

3.指名朗读课文,结合这两个词,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4.指名归纳主要内容。

5.组内互读,从文中找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来对作者有着怎样影响的有关语句,相互交流。

6.指导朗读:重点指导感情朗读对作者影响的句子,加深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

7.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联系上下文或小组内讨论解决。

8.分角色朗读课文

9.生本节课的收获。

个性化设计,小组讨论交流,通过课文,你是怎样理解爸爸妈妈对巴德的的?

板书:

10“美极了”与“糟透了”

母亲父亲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小标题的含义。学习课文用小标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组织众多资料的方法。

2、品读文章用优美准确的语言生动地表示了维吾尔族的特点,表达作者对维吾尔民族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标题的内涵和特点,学习用小标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组织众多资料的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维吾尔风情的图片和维吾尔民歌(如:文中提到的《达坂城的姑娘》)

2、同学观看和倾听之后,感受维吾尔民族的特点。

3、用自身的语言说说你眼中的维吾尔名族和人名的特点。

4、对于一个不曾接触过的少数民族,播放介绍该民族风情的图片和民歌,能够真切而又具体的感受他们的民族风情。这样做能让同学有更为感性的认识。

二、初步感知

要求同学分成四组展开对课文的学习,并考虑:

1、课文每一局部内容分别介绍了维吾尔族的哪些特点。

2、你是从课文中那些地方很快发现这些特点的。

3、能否用维吾尔族的特点直接替代原文的小标题:

同学分组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交流发言。

整体掌握课文。让同学关注到小标题及其所起的作用,理解小标题的内涵及其含蓄之美。

三、研读课文

要求同学再读课文,考虑:文中哪写地方的描写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同学默读课文。自由交流发言。

让同学沉溺到文本中。读一读,品一品,感受语言的美,更进一步的体会维吾尔族的特点。

四、深化课文

你认为维吾尔族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同学交流发言。

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走出来,结合文章内容以及文中的关键句,再次深入掌握课文,理解作者对维吾尔民族的喜爱,赞美之情。

五、课内拓展

1、回顾曾看过的课外阅读《我爱相声》,结合课后知识点“行文中的小标题”,让同学对小标题这种形式的认识更为深刻。

2、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同学对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交流自身的看法。

3、通过对比交流,同学能试着去尝试写作,运用小标题的形式。

六、课外拓展

1、作业安排:

()的新赵巷,我爱()。

2、课外交流:

第一题以身边的生活为例,可以采用横式结构。第二题可采用纵式结构,并可以仿写。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看部首组词,会照样子写句子,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

2.积累描写冬天的词语。

3.通过对雪花形状的了解和交流冬季景物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

重难点

组词,照样子写句子。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掌握所学知识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入冬以来,我国北方喜降瑞雪。同学们,你看那洁白柔软的雪花,从苍茫的宇宙间向我们走来,它飘飘洒洒,纷纷扬扬。同学们,雪花是那样美丽,那样迷人,每朵雪花都有一个美丽的图案,形状也各不相同。

二、综合实践,拓展思维

1.知识窗

那位同学知道雪花的形状,快告诉小组里的同学并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1)指名相互交流

(2)看书中“知识窗”里的小白兔是怎样介绍雪花形状的。

(3)结合书中插图,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雪花的形状。

2.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情境。

(2)冬天是如此美丽,“日积月累”中为我们了哪些描写冬天的词汇呢?

师范读、生读、齐读

(3)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冬天的词语?(学生自由交流)

指名回答,师生评议。

3.想一想

给下面的字组词,再想一想他们的偏旁有什么相同的意思。

“冷、凉、冰、冻”

(1)教师重点指出:要区别“两点水”和“三点水”。“三点水”旁的'字多与水有关,而“两点水”旁的字多于寒冷有关。

(2)练习组词

(3)照样子写句子

出示例句:树林里落了厚厚的一层黄叶。

练习补充:雪给小路铺了一条厚厚的——。

展开想象进行练习:——厚厚的—-。

(自由练习,同学间相互交流,汇报,评议。)

4.大家一起来

(1)活动内容“搜集冬季景物图片”

(2)具体要求(见课本)

(3)播放北方景观课件,让学生对冬季景观有所了解。

(4)给自己搜集的图片起个名字,在图下方写上是什么地方的景物。如果你没有搜集,完成书上的内容。

(5)把自己搜集的图片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三、师生,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掌握了哪些知识?

语文教案 篇5

这篇课文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韵文体裁形式描写了雪地里的一群小画家画画的事。全文共有六句话,语言生动活泼,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本课有一幅插图,图上画的是大雪天,小动物们从厚厚的雪地里走过,地上留下它们的一串串脚印的情景。

新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的学生做到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一课时的教案设计如下: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几、用、鱼3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和朗读、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

3、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动物爪(蹄)子的图片。

3、动物头饰。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五、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齐读题,同学们,今天教师带你们去雪地玩,好吗?(学生起立)

2、雪沙沙地下着,纷纷扬扬的,大地都变白了,多美呀!【出示一、二句】

(高兴地)下雪啦!下雪啦!师范读并示范动作,生个别,集体读。

3、咦!你们看,发现了什么?(脚印)

【出示动物脚印图片】

谁的脚印呢?看谁能猜出来?(一边猜,师一边贴字)

猜对了,它们就是雪地里来的小画家。

它们来雪地里干什么呢?师范读课文,配音乐,出示动画。

这篇课文讲了什么?

4、出示生字:为、加、几(生:小组学习生字,你是怎样记为和加的,怎样写几。)汇报。

5、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句话,对不熟悉的生字读多几遍。带着问题自读:小动物们画了些什么,怎样画?

6、汇报:个别读、齐读,配音乐。

二、精读、理解课文。

精读一、二句。

1、口头说话:

--------、--------、--------和--------都来到了雪地上。

2、这么多的小画家,儿歌里用了什么词?(一群)理解:师问:老师和XX叫不叫一群?(三个以上才叫一群,班上小朋友也叫一群小朋友。)

3、个别读、齐读课文一、二句。

精读三、四句。

1、小画家们来到雪地上画画,可是怎么没看见它们有颜料和笔呀?怎么画?

学生回答后问:课文是怎样写的?

2、学生读三、四句。

3、学生贴脚印和梅花等图片到黑板上。指名到黑板上贴脚印组合图片。

4、仿说话:小鸡的脚印像竹叶。

5、还有什么的脚印像什么?

6、生齐读三、四句,配音乐。

精读五、六句,课外延伸。

1、那么多的脚印为什么就是没有青蛙的脚印呢?干什么去了?(学生读五、六句)理解冬眠。

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要冬眠?

3、你对这篇课文的内容还有哪些不懂的呢?

4、齐读课文,看板书试背课文,自由背,指名背,师生接背,齐背,配音乐。

5、游戏:扮演小动物。

唧唧唧,我是--------,我画的是--------。等等。

齐读1、2句,指名说3句,齐读4句。

四、板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脚印图

脚印图

脚印图

脚印图

竹叶图

梅花图

枫叶图

月牙图

《【热门】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